一家拥有“总承包特级资质”的钢结构行业骨干企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钢结构生意表面光鲜,却难掩财报深处暗流涌动。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指出:尽管公司在公告中强调“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但这份措辞谨慎的公告背后,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已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
一、市场质疑声犹在耳,监管立案书已至案头
9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公司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据公开资料,富煌钢构是国内较早成立的集钢结构设计、施工、制作、安装与总承包为一体的A股上市企业。
不过今日(9月28日)为周日,股票不开盘。根据历史案例,证监会一旦对上市公司立案调查,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得出结论。在此期间,股价可能持续承压。富煌钢构明日开盘股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如证监会最终认定富煌钢构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受损投资者有权依法提起索赔诉讼。目前针对该公司的维权预征集已开始,符合于2025年9月26日(含当日)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9月27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即可参与。
二、潜在问题浮现,并购纠纷与财务风险并存
公司虽未详细说明立案的具体原因,但回顾富煌钢构近期的资本运作和经营情况,可发现一些潜在问题。
最引人关注的是公司近期一项高溢价并购案的突然终止。
2024年12月,富煌钢构披露计划以11.4亿元收购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军高速视觉业务。
这场被称为“战略转型”的交易却在2025年6月20日——即发布股东大会通知期限的最后一天突然终止。
公司解释称是“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交易周期及二级市场等因素较本次交易筹划初期发生变化”,但这一突然转变引发市场对交易合规性的质疑。
此外,富煌钢构与江苏溧阳国资还存在10.77亿元工程款纠纷。该欠款源于2021年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溧阳项目,2023年6月项目完工后,相关方未按约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富煌钢构直至2024年12月媒体曝光后才公开此事,该行为可能构成了信息披露违规。
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
三、业绩连续多年下滑,应收账款风险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绩已连续多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富煌钢构营收和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2025年半年报仍延续“双降”趋势。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的应收账款问题。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高达32.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8.43%,且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
这一指标表明公司销售回款能力可能正在恶化,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存在一定的坏账风险。
待证监会查明之后,该公司将难逃监管严惩。
对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3.15万户投资者来说本周将面临艰难决策——是抛售止损还是等待反弹。在追求投资回报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合规风险。